安凉 > 历史军事 >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关羽为刘禅扬名,孙权在夏口破防(求追)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关羽为刘禅扬名,孙权在夏口破防(求追)(1 / 4)

荆城。

这里是关羽的粮草储备基地,距离荆城不远的汉津口,停放了三万荆州精锐水师。

大量的战船横在汉江上,气势巍峨而磅礴。

大汉连战连胜,让荆州的士族豪强由最初的跟关羽谈条件到现在主动向关羽提供钱粮船只。

士族豪强也不是傻子。

虽然当前的局势依旧是北方的曹魏更强盛,但这新兴的大汉正散发勃勃生机。

尤其是诸葛父子,败吕蒙、得陇右、平凉州、夺长安,战功赫赫。

大汉的崛起势不可挡。

不趁着这个时候投资大汉,那就是真傻了。

人都是趋利的。

乱世中,君择臣,臣亦择君。

不论嘴上说得多漂亮,最终决定士族豪强们是支持大汉还是支持曹魏亦或者保持中立的,唯有“利”字。

有利可图,那就是君父。

无利可图,那就是仇敌。

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而现在。

荆州士族豪强的立场就是支持关羽,然后在大汉的崛起路中分一杯羹。

对有上进心的士族豪强而言,谁不想名垂青史?谁不想光宗耀祖?谁不想家族昌盛?

连糜芳都想在三公的位置上待几天,让子孙后代能有自吹的资本,荆州的士族豪强同样有这样的想法!

对此。

关羽也是大行恩信。

只要支持刘备,我们都是挚爱亲朋、手足兄弟。

在荆州士族豪强的支持下,关羽的荆州水师不论是战船规模还是武器精良上,都比三年前北伐襄樊的时候更强盛!

三年磨剑,只待战机。

故而。

在听得刘禅出兵江夏郡的时候,关羽不仅没有丝毫的担心,只是向军中众将称赞刘禅:

“太子有兄长之风啊!”

“少年当有锐气,不可沽名学俗士。”

“大汉有锐意进取的太子在,纵然兄长与我皆老去,亦不会让大汉倾危。”

“尔等众人,可将此事在军中宣扬,要让众军士对大汉的未来有更多的信心。”

苏非、廖化、董恢、王甫等将纷纷抱拳应命。

对一方大势力而言,继承人对于人心的稳定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这群靠厮杀挣军功的军中将士,比地方豪强士族更心忧大汉的未来。

地方豪强士族有家业傍身,即便刘备败亡也不影响他们再投他人。

可军中将士不同,刘备若是败亡,那积累的军功就等于无了。

青春易逝,戎马半生,谁也不想删号重练!

大部分的军中将士,没有删号重练的机会!

如今听得刘禅以少年之身出兵江夏郡,只为讨伐有叛汉之心的吴将朱据,众军将的心中都生起了热血。

赵累出列请命:“太子有一腔热血之勇,末将佩服。”

“只是太子乃千金之躯国之重器,若是冲锋在我等战将之前,岂不是显得我等战将丢了锐气?”

“末将愿引一军去江夏郡,为太子助威!”

廖化亦是请命:“朱据的忤逆之言,必得了孙权授意。”

“孙权嚣狂,觊觎荆州之心不死;若让其恣意妄为,末将心中难安。”

“不如趁此机会,派兵夺回江夏郡,彻底解决孙权对荆州的威胁!”

董恢是襄阳士族子弟,因为仰慕关羽而在军中为吏,年龄比董允、费祎还小。

有“知言”之名,临阵机变能力更甚于费祎。

董恢分析道:“听闻太子在江陵城办了讲武堂,麾下有两千雍凉益荆的官吏子侄族人以及清白之士。”

“又闻讲武堂前有石碑,上联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为‘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又有横批:天子门生。”

“故而我以为,太子此去江夏郡有考核用意。”

“倘若大将军派兵助威,这群跟着太子去江夏郡的人就不会感受到战场的残酷和危险。”

“若是不能与太子共患难,又如何称得上‘天子门生’!”

关羽捋着美髯,对董恢的分析很是赞赏:“休绪之言,甚和我心。”

“伯松在信中亦是提及,让我伺机用兵;有伯松在太子身边,太子不会有恙。”

“只是这战机稍纵即逝,若不作准备,也就抓不住这战机。”

“诸将可让军士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听候我的军令。”

众将纷纷应命,眼中有兴奋。

关羽既然说要进入战备状态,那就意味着要准备抢夺江夏郡了。

夺了江夏郡,江东对荆州再无威胁;届时只需要让少量兵马守住山川险要,就可以驱兵北伐了!

上次北伐只得了襄阳,众将都在期待下一次北伐能直接收回南阳郡和南乡郡,彻底收复荆州失地!

再引强兵入洛阳,将那篡汉的伪魏皇帝曹丕驱逐!

这才是真正令人兴奋的似锦前程!

关羽有心替刘禅在军中扬名。

汉津口三万水师,不论是军中骁将还是军中庖厨马夫,都听闻了太子刘禅去江夏郡讨伐汉逆朱据。

有担忧的,有钦佩的,有惊讶的。

最新小说: 烽火晋察冀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大明汉王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裂石响惊弦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寸寸山河寸寸血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舍弟吕奉先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