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贼 > 第245章 顽疾

第245章 顽疾(2 / 2)

府一边在打击倭寇,但同时也一直都在暗中走私。

而且无论如何打击,海外物品依旧还是源源不断的被送上岸,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流落到全国各地,甚至京师都随处可见。

当然,出口走私的就更多了,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如同流水一般从数千里海岸倾泻而出,根本就无法阻挡。

浙东要不是这几年汪直闹的太凶太过分,这里的走私更加猖獗。

毕竟苏松嘉杭一带就是整个大明帝国丝绸的核心产区。

虽然苏兆庸和黄元龚都不知道王云龙真正的底细,但对于他能弄到海外的东西实则一点儿都不惊讶。

走私嘛,在沿海那是司空见惯,不走私的商人根本就不存在。

而不知道走私现状的官员,更是不可能有。

朝廷剿寇归剿寇,一点儿都不影响商人和权贵继续靠走私发财。

其实在很多地方官看来,像浙东这种大规模的剿寇行动根本无法解决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禁海这条祖制。

这条法律一天不废止,则海寇一日不绝,走私也一直会是常态。

“云公子,这镇纸你手上还有多少?”苏兆庸观察细看许久之后,将水晶镇纸放入木盒中,盖上盖子,然后问道。

王云龙伸出一只手,“除开下午的绘画比赛还要提供五块作为奖品之外,我手上只剩下五块。”

苏兆庸再次沉吟片刻,转头对黄元龚道:“黄县令,本官有些私事要和云公子商量,可否暂避一下?”

黄元龚点头,收好镇纸起身离开。

王云龙心如明镜,知道苏兆庸大概率是要和自己摊牌丝绸厂的事了,于是把黄元龚送到门外,并找来一个小侍女带去茶室招待,这才回到会客室,把门关上之后坐下。

“不知苏大人有何指教?”

“云公子,本官此来定海,一是想看看文化节的盛况,另外就是尚有一事与你商量,那就是关于福悦商行丝绸作坊的事?”

王云龙脸色顿时有些难看,苦笑道:“苏大人,我们一定会尽快搬走,不过事出突然,能不能再宽限半个月……”

“不不,云公子想错了,如若只是催你们搬迁,本官也就不用特意跑这一趟了!”苏兆庸连连摆手打断王云龙的话。

看王云龙一脸迷惑的样子,苏兆庸略带尴尬的干笑解释道:“事情是这样,上次本来南京朝廷有一个身居高位之人,想要借本官之手买下这个丝绸作坊,同在官场,本官也不好拒绝,因此便只能提醒你放弃了,不过这件事最近有了转机,那位大人又突然不要了,本官想着云公子对丝绸厂也一直都有兴趣,因此特意来促成此事,只要你能在十天之内交割完钱款,丝绸作坊就不会再有任何变故。”

王云龙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沉吟片刻之后道:“苏大人是不是最近就要高升?”

苏兆庸点头:“不错,调迁令朝廷已经签发,已有京师的朋友送来书信,想来这几天就会送达,我留在宁波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想帮云公子尽快促进此事,免得再起波折。”

王云龙想了一下遗憾摇头道:“苏大人,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此事我很担心,那位大人突然说不要,内幕尚不清楚,但若是您调走之后,他又突然说要呢,我与您交往还不错,您在这件事上也帮我不少,但毕竟这是几万两银子的交易,何况胳膊拧不过大腿,我云氏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商人,焉能与南京朝廷的那些大人抗衡,您调走之后,新任的知府会如何处理我更加不得而知,若是他要求我交出丝绸作坊,我抵挡不住啊,再说,就算我答应,府衙退钱又岂会容易,说不定到最后我作坊没了,钱也没了。”

最新小说: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裂石响惊弦 烽火晋察冀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赝品太监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舍弟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