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贼 > 第236章 完全不是人

第236章 完全不是人(1 / 2)

于贤之坐进大牢,仍旧满头浆糊。

除开死命喊冤之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解释。

他最近一直都在追查自己儿子失踪之事。

五月,他接到泉州陈氏的书信,请他帮忙将宁波被查封的丝绸作坊盘下来,并且还送来两万两银子。

他和泉州陈氏本来素有勾结,拿到银子之后自然要干活儿,于是安排儿子于成耀带着一万三千两银票去宁波办事。

结果儿子这一去就杳无音讯。

六月底,他实在忍不住了,就派遣家仆前往苏州询问通判曹坤,因为当初派儿子去宁波,叮嘱他路过苏州要前去拜访。

结果曹坤回复,于成耀的确来苏州拜访过,但在苏州玩了一天之后,就带人租船去了宁波,后面的事他就不清楚了。

于是于贤之没办法,一边委托曹坤帮忙打听儿子下落,一边又派人前去宁波寻找的同时接触宁波知府苏兆庸,继续完成泉州陈氏的交易。

不过因为陈氏送来的大部分银子都被儿子带走不知所踪,他手上只剩下截留的七千两银子,又不想自掏腰包,于是他只能让家仆给苏兆庸带信,表示只要能够将这座丝绸作坊盘下来,将来帮忙提升功考和升官云云。

面对一个户部侍郎的请求,苏兆庸自然不敢大意,当然,也有些无语。

不给钱只有这些空口许诺,他就算帮忙,那肯定也不会太过尽心尽力,答应下来的同时,表示这个作坊已经有人提前签下合约,交易价两万两银子,如若于贤之想要,他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忙,但最低价格也不能低于一万五千两,不然他也不好交差,毕竟两万两的交易价格宁波府所有官员早已知晓,唯一的机会就是对方还未付款,所以此事要赶快。

一万五千两自然不能算贵,毕竟泉州陈氏的预算是两万两。

不过对于坐冷板凳的于贤之来说,剩下八千两银子一时半会儿根本就凑不齐,因此最近一直都在想办法筹钱。

当然,若是能够找到儿子,这件事也就能快速解决。

只可惜儿子自从离开苏州之后,就像人间蒸发一样。

不过他在仔细安排人打听之下,还是得到一些消息,那就是于成耀当初离开苏州城的时候,似乎同行的还有曹坤的儿子曹阳。

不过曹坤却一口咬定于成耀是自己离开的。

这让他起了很大的疑心,开始怀疑是曹氏父子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吞了那一万三千两银子。

但想到两家人的亲戚关系,他又不太敢确信。

因为一旦撕破脸,最后又和曹氏父子没关系,以后麻烦事更多。

最主要的是他帮泉州陈氏处理这件事不能公开。

毕竟福悦商行的事闹得很大,几乎整个浙江上层都被牵连,就连总督张经都被罢官下狱。

上次的事还牵扯到淮王府,听说陈氏和淮王府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将事情勉强压下来。

若是这件事被爆出来,恐怕朝廷之上还会再生波折。

这也是泉州陈氏不愿意亲自出手去拿回丝绸作坊的原因,只能凭借他的身份和地位走曲线,尽量不惹人注意。

正因如此,他才反复叮嘱儿子去宁波这一趟,对任何人都不要说起此事,甚至都没敢安排家仆去办,而是让儿子去办。

儿子找不到,钱款也凑不齐。

最近于贤之十分上火。

但没想到诸事不顺,自己正焦头烂额之时,一场通倭大祸突然降临。

自己竟然被诬陷沟通倭首汪直,里应外合攻打南京城,想要逼迫朝廷放开海禁。

这他娘的哪儿跟哪儿。

挨了一顿毒打塞进肮脏不堪的锦衣卫南镇抚司大牢之中,他都还完全摸不着头脑。

胡宗宪在杭州接到消息,已经是五天之后。

而等他七窍生烟的亲自带领数千兵马扑向南京的时候,半路上就得知,两群攻打南京城的倭寇已经四散跑路。

攻打定淮门的两百余倭寇,在前来救援的江宁水师围攻下放弃攻城,一场大战之后,江宁水师不敌,竟然死伤上百人,被倭寇抢去几条战船,倭寇乘船入长江直奔东海而去。

而另外一群从杭州而来的数十倭寇,则生猛的杀往镇江府,开启了新一轮打脸行动。

消息传到定海城,已经是八月初十前后。

王云龙听完长吐一口气。

从无意中炸死于成耀到眼下,时间已经过去近两个月。

提心吊胆之中,这件事总算是有了眉目。

不出意外,便宜老丈人和曹坤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那封伪造信,必然就成了搬倒于贤之最大的罪证。

毕竟口说无凭,光凭借倭寇并未指名道姓的理由,还并不能完全定罪。

但这封信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于贤之的亲笔书信。

至于可能出现的字迹破绽,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人在意了。

南京城一众官员,绝对会将其彻底踩死。

至于其死的无辜,或许,但对于王云龙来说,这是他唯一的选择,毕竟和陈氏勾结走私的官员,也好不到哪儿去,而搬倒于贤之这个正三品大员之后,泉州陈氏八成不会再打丝

最新小说: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汉小吏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赝品太监 帝国风云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杜林日记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十国江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