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贼 > 第213章 佳话

第213章 佳话(1 / 3)

一顿热闹的感谢庆功宴结束,已经是午后。

徐渭三人喝的脸红耳赤,醉醺醺的跟着张有德回到县衙,在其邀请下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杀倭纪实录,三人具名其上。

有了绍兴三大青年俊杰的领军人物的详细笔录,这笔功劳必然板上钉钉。

特别是徐渭还是浙直总督胡宗宪账下幕僚,这个身份更加让这份笔录和抗倭功劳不会再有任何问题。

徐渭在路上被王云龙一顿蛊惑开解,完全放下心中的孤傲和执念,决定回绍兴安心读书明年应考。

他本来回杭州后去向胡宗宪辞行,但胡宗宪却是表示读书和担任幕僚并无任何冲突,总督府的大门永远都对他敞开着,以后随时都能为抗倭出谋划策,临行前还赠送他一百两银子作为回家读书和安顿费用。

于是徐渭感激涕零的跟着王云龙等人一起回绍兴了。

眼下正是浙直抗倭转折的关键时期,胡宗宪也正携王江泾大捷的余威,正在快速扫清浙直沿海的倭寇,这场胜利,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总督府总体布局和胜利的一部分。

因此只要功劳报上去,从总督府到地方官府,所有参与者,都将获得奖励。

尤其是对于会稽县令张有德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份功劳。

说不定因此也会跟着升官一级。

至于于成耀的身份,自始至终就无人提及,王云龙已经提示徐渭和王定等人,假装不知道这件事。

蒙在鼓里的会稽县一群官员,自然也不会去深究这些倭寇每个人的身份。

毕竟眼见为实,这些人和倭寇当真就是一伙儿的,准备水上接应的时候,突然攻击绍兴府三位大才子船,其中还有总督府幕僚徐大人。

至于以后这件事会不会暴露出真相,王云龙根本就不会去关心。

其中牵扯了会稽县、绍兴府、总督府、还有徐渭陈鹤诸大绥这三位绍兴名士,就算于成耀的身份最终被人发现,于贤之也打算追究事情真相,但盘根错节的利益和关系纠缠之下,各方面都会严防死守的抵抗甚至反击,甚至最终让于贤之碰的头破血流都有可能。

一个南京户部侍郎,在朝廷和官场的声音绝对强不到哪儿去。

不然他想弄到福悦商行的丝绸作坊,也就不用费这么大劲暗中进行了。

回到船上,三位大才子依旧还处于兴奋之中。

虽然当时打仗的时候全都吓的魂不附体,不知身在何处。

但此时一顿酒宴下来,在张有德等一群会稽大小官员的感谢和奉承之下,三人全都感觉战神附体,似乎这场胜利就是他们亲自参与和指挥的一样,一个个在酒席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把和倭寇战斗情形说的活灵活现,就连一起参加酒宴的王定都听得瞠目结舌。

文人的嘴,妓女的腿。

堪称两大不把稳,只要轻轻一掰就开,一张开就收不住。

“云贤弟,愚兄以为,这场胜利还值得大书特书,此乃绍兴抗倭少有之大捷。”陈鹤搂着王云龙的肩膀,喷着酒气兴奋唠叨。

“不错,文长兄应该亲自奏报胡总督,不能让会稽县的人占太多便宜!”诸大绥脸皮通红的跟着点头附和。

王云龙哭笑不得,吩咐王定等人开船,然后拉着三人船头凉棚坐下。

“三位哥哥,这种事我们参与的越多,将来就越危险啊,于贤之可是户部侍郎,他儿子死了,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我们把功劳让给会稽县,那么于贤之那边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去对付,毕竟他们都是官场上的人物,还比较含蓄一点儿,若是让于贤之知道是我们弄死了他儿子,我一个商人,你们三个虽有功名在身,但却无权无势,他要对付起来可就太容易了。”

三人一听,兴奋的情绪顿时消退许多。

与聪明人说话,往往只需要点到为止。

徐渭三人绝对属于最聪明的群体,只是他们从未有过这种杀倭立功的机会,突然之间降临到自己身上,加上一顿酒宴刺激和疯狂吹捧,就陷入热血沸腾之中有些收不住情绪。

但稍微提点一下,瞬间就都明白过来。

“云贤弟说的大有道理,我们的确对付不了于贤之,还是低调点儿比较安全!”诸大绥点头。

“如若于贤之真的追查到我们头上,那又该如何应对?”陈鹤甚至开始担心。

徐渭倒是对官场明白不少,笑着宽解道:“二位兄台无需太过紧张,这是一件既成事实的倭寇勾结大案,无论于贤之怎么洗都洗不掉,他最多找机会替儿子报仇罢了,但他的首要目标肯定是曹坤父子,我们在他眼中可有可无,更何况还有总督府的牌面,想来他不会轻举妄动。”

王云龙笑着点头道:“徐大哥正解,我们在这件事当中只不过是小虾米,他要找麻烦,首先是曹坤,其次是会稽县,只要这件功劳上报坐实,他就无法将儿子的死公之于众摆上台面来寻求官方途径解决,所以三位哥哥暂时不用焦虑,还是赶紧回去好好读书,争取明年乡试院试都金榜题名,等有了官身护体,他就算想对付,只怕也不敢轻举妄动,另外若是曹坤够努力,说必定还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错

最新小说: 十国江山风月 赝品太监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帝国风云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大汉小吏 杜林日记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