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贼 > 第187章 中国爸爸

第187章 中国爸爸(2 / 2)

才能生产出一检合格的武器,铸造一门中型火炮,至少都需要十天时间,绝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而且王云龙还想改良火枪火炮,因此还带来了一大摞自己平时抽空画的各种枪炮图纸。

前装炮,后膛炮,普通鸟铳,燧发枪,底火激发枪,手铳,手榴弹、开花弹,带壳的子弹炮弹。

反正只要是他想到目前大致能够实现的火器,都画了出来。

当然,细节肯定是没有的,只有大致的图样和简单的工作原理,需要工匠去反复试验制造,根据效果再慢慢改进。

从明清火器发展规律来看,前装滑膛加农炮也就是所谓的红夷大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但红夷大炮因为体型巨大,一门炮动辄上千斤规模,若是用来攻城守城或者野战,无疑非常合适,但若是装备在船舶上,则并不一定最好。

在他看来,体型小巧的弗朗机炮放在船上更加合适,操作也方便简单,而且子母结构理念更加先进,也是新式火炮包括火枪的正确发展方向。

但弗朗机炮最大的问题是气密性差,导致威力大打折扣。

王云龙想的就是通过修改装弹设计,提高弗朗机炮的气密性。

因此,他修改后的样式就像是后膛填装模式,大炮尾部设计成一个可以打开的活门,类似后世的大炮,将子炮推进去之后,关上活门,这样发射的时候,子炮中的火药就能完全在密闭炮仓之中燃烧,威力肯定能够提升不少,而且燃烧的火药也不会溅射出来伤人。

前几次的炮战他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弗朗机炮将子炮放进去之后,接口处能够露出至少半厘米的缝隙,射击的瞬间,大量燃烧的火药会从缝隙中喷射而出,开炮的时候炮手都要两边躲闪,几炮打完,一群人像煤堆里刨出来的一样,甚至有人头发眉毛都会烧掉。

眼下不少人都快变成秃头了。

火药火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王云龙出海以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一个项目。

为了让这个火器基地能够尽快走上正轨,他足足在双屿岛呆了三天。

每天除开吃饭睡觉之外,就是和一群工匠规划两个作坊的建设和灌输各种火器的理论。

因此不光是改良弗朗机炮,连带后世各种枪炮的发展理论,都捡有用的填鸭式讲解。

眼下大明帝国时期,火器发展已经深入人心,这些卫所工匠,也都经过严格培训,也有大量实践经验,虽然完全不懂空气弹道学、气动结构、火药的化学结构,热爆炸公式、初速度、抛物线公式、重力、空气阻力等系统的科学知识,但粗浅的实践理论还是不错,动手能力也都很强。

王云龙的话不明觉厉,听完满脑子浆糊,但不妨碍他们用最质朴的理解方式来消化吸收这些混杂的简单理论,然后生搬硬套的付诸试验。

为了刺激这些工匠努力吸收知识研发他满意的火器,他还开出重奖承诺,凡是能够将他画出来的武器完成一种并达到效果,就奖励一百两银子。

于是,一群工匠被刺激的集体嗷嗷叫唤起来,双眼通红的要立刻开始干活,如同一群发情的公牛一般在工地之中到处乱串,大吼着要加快工坊建设,好让他们尽快投入到工作之中。

时不我待。

王云龙很满意一群人的表现。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凡是眼下能用钱解决的事,对他来说都不是事。

只有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反复积累。

就像他明明知道有硝化棉这种无烟火药的最好材料,但他却二哈看星星一般无法实现。

因为工业基础差的太远,首先人工制硝这一步就直接卡死了,更别说制造高浓度酸。

因此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以黑火药驱动的武器,都将是他唯一的选择。

但俗话说跑不过老虎只要跑过同伴就行。

他现在不需一次性发展出超越时代的热武器,只需要比西方人快那么一丢丢,形成一种略微超前的压制力就行了。

量变积累成质变,一旦技术积累到一定时间,必然会出现代差。

就像清朝后期的火器突然一下被西方远远抛在后面一样。

因为西方的科学积累和工业革命已经引发了质变,任凭大清帝国制造出万斤大铁炮,也只是一个可笑的大铁疙瘩,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之下屁用都没有,只能被按在地上爆锤,然后哭着赔钱喊爸爸。

不过今生今世,王云龙有一个理想。

他要让全世界喊他中国爸爸。

……

最新小说: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烽火晋察冀 舍弟吕奉先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裂石响惊弦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赝品太监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