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贼 > 第157章 丝绸厂

第157章 丝绸厂(1 / 2)

王云龙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各地官府眼中的土豪及时雨。

眼下就连定海县衙也把拯救百姓的重任压在了他手上,准备要把卖不掉的蚕茧生丝都赶紧卖给他。

送走杭州漕运的船队,他账上的银子又少了两万四千余两。

而多出来的这两仓库的丝绸和生丝,让他更加头痛。

丝绸还好,这玩意儿是成品,附加值比较高,而且也比较好存放。

但生丝就不同了,质量轻体积大,蓬松占地方,而且还不太好卖。

虽然弗朗机人以前也收购生丝,据说每年也能吃下上万斤。

但有了足够的丝绸谁特么还要生丝。

因此上一批货,弗朗机人也只是象征性的要了三千斤,福清帮台州帮等本土海盗,根本就不要这玩意儿,剩下三万斤都还堆在华云商贸后面。

眼下又多了将近三万斤。

“有忠叔,你带人给陈老西送去两船丝绸,让他寻找销路,另外告诉他,最近虽然丝绸出货比较多,但也不要降价销售,把价格稳住,能出就出,不能出就留下来,未来一两年,丝绸供应会越来越少,赚大钱的机会还在后面,让他不要着急!”

“好,我这就去!”王有忠拱手离开。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王云龙的气势也越来越足,日常来往的不是县令就是知府,要不就是苏州杭州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官府衙门,他们这些跟着起家的大小王庄的族人,眼下对王云龙也越来越尊重,渐渐没有了最开始那种随意不羁的态度。

最主要的是随着摊子越铺越大,生意层次也越来越高,他们这些大字不识的农民已经完全跟不上王云龙对人才的需求了。

眼下光是华云商贸雇佣的账房文书就有十多个,全都是读书人,其中好几个秀才。

若是没有这些读书识字的人支撑,根本就无法运转如此大额的货物和钱款交易。

特别是财物这一块儿,以前被毛瞎子霸占凌辱当做出气筒的林小慧,如今就是他们整个大小王庄倭寇集团的财务大管家,手下四个账房,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而王有胜王有忠王定王大虎这些核心人物,反而全都开始被边缘化,因为除开撑船搬货打架,其他方面完全不行。

就连侯三和春十娘,现在的重要性都要比他们高不少。

侯三是华云商贸主要对外联络头目,主负责开拓各种商业渠道和寻找王云龙急需的各种人才,属于超级HR,如今在整个定海县混的是风生水起,身边整天跟着一大群想要跟着华云商贸发财的商人和三教九流的各种人物。

春十娘虽然主要负责洗脚屋的经营,但因为人手不够,她还要负责整个华云商贸的后勤,几十个人的吃喝拉撒她都要操心。

因此每天到处都能看到她和几个女人忙碌的身影。

不过这种忙碌的生活让她们感觉到异常的充实和幸福,而且还备受尊重,心甘情愿的当牛做马。

王云巧一如既往的乖巧,每天跟着在林小慧身边,用最大的努力去读书识字,学习计算记账。

因为只有努力学习,未来才能帮助哥哥。

虽然这和她想象的海贼完全不一样。

但王云龙告诉她,要成为一个强大的海贼,必须在岸上有庞大的基业和人脉,那些只知道抢劫杀人的倭寇,他完全看不上眼,包括普陀岛那些所谓的帮派。

至于王定和二毛,现在成了华云商贸集团的保安头目,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李义海等五个热血中二少年,现在都成了王云龙的贴身跟班,日常轮流跟随出行,保护他的安全。

城东,现在变得更加热闹。

随着规划的八条街道开始成形,以东门大街为中轴,将两边分割成了大大小小八个片区。

每个片区都规划出来不同的功能,其中六个本来是修建民宅的居住小区,但因为抛售地契的居民过半,王云龙也就更改了最初的方案,将其中一个小区拿来改建成了纺织厂,准备打造一个定海县最大丝绸厂。

定海县虽然也种桑养蚕,但却没有一家大型的丝绸加工厂,只有一些零散的家庭作坊,最多也就两三台织机,规模小不说,质量也是最差的那种。

而苏杭作为丝绸工业最发达的地区,那里汇聚了最好的织工,最多的织机,最好的蚕丝处理技术,最大的生丝和丝绸市场,光是朝廷开设的丝织厂就有十多家,每一家都有至少上百架织机规模,由朝廷派遣的太监专门监管,而民间商人和权贵家族开设的中小作坊就更多了,至于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机。

正因为如此,整个东南区域的蚕茧生丝,一到上市季节,全都如同潮水般被各地商人收购送往苏杭交易。

但今年情况陡转直下。

苏杭的倭寇闹的太厉害,导致整个东南蚕茧生丝都无路可消,就连苏杭当地官府的货都卖不掉,甚至还要大批量的往外寻找销路,而且找不到之下还要疾病乱求医,往王云龙这个伪装成大商人的海贼手里硬塞。

真不知道他身份暴露之后,苏州府杭州府这些官员会怎么想,结局又会如何。

当然,站在王云龙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发生,而且永远

最新小说: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汉小吏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赝品太监 帝国风云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杜林日记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十国江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