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超时空史记 > 第238章 洛阳,天子旌旗

第238章 洛阳,天子旌旗(2 / 3)

依旧未消去,秦王府、天策府众人仿佛当他不存在,但他又是坐在秦王下的首位,在房玄龄、长孙无忌之前。

李靖本想暂时推辞,但见身旁的封德彝一直没有说话,略想了想后,也就没再说。

秦王也未曾追问,下令热酒,再来一次歌舞。

宴席完毕,众人告辞。

李靖借口出恭,让李世勣,宇文士及等人先回去,他则是再求见一次秦王。

侍从去禀告,不一会,李靖又回到了殿内。

酒宴未散,秦王坐在那,朝他笑了下,程咬金、尉迟敬德、杜如晦等两府将士、幕僚皆在。

那位年轻人也看向了他。

“殿下。”

李靖倒也没拐弯抹角,行礼后直接说道:“方才我见一位天策府属官并未答应前去洛阳,故而回来与秦王说一声。”

“是谁?”

李世民问道。

“你还不知道是谁?”那年轻人笑着揶揄秦王,“你这场宴会就是试探众人,现在李靖——李将军回来了,你直接问他支持不支持你得了!”

“哈哈哈!”

李世民笑起来,起身请李靖坐下,又给他赔礼。

李靖并未马上坐下,面朝刚才说话的年轻人,拱手行礼:“敢问阁下是……?”

刚才对方直呼他名字,之后才改口。

李世民说道:“药师只喊他先生便是。”

“先生?”

李靖抬起头,与那年轻对视,心中终于有了个猜想,眼神里透露出几分震惊。

那本引起洛阳纸贵的医书,那些传遍大江南北的粮食、蔬菜,以及军中作战的地图,终于有了来历!

“无需在意我。”

楚祯朝李靖笑起来,“现在我来长安也没什么事情,就是看一看而已。”

顿了下,楚祯对李世民说道:“封德彝据说是在秦王府和太子府两边押注……叫阴持两端,他肯定不愿去洛阳。”

李靖刚坐下来,听到这话后,与众人一样吃惊。

李世民略想了下,点头道:“我与太子不和之事众人皆知,他知道了也没事。”

楚祯笑道:“我猜得没错的话,伱去不成洛阳,注定白忙活。”

其实不是猜,是史书记载。

但殿内众人不知道,他们纷纷看来,程咬金立刻说道:“必然又是太子与齐王从中挑拨离间,大王,如今您的幕僚将士已经开始被一個个的驱逐,您不能再等了!”

尉迟恭也赞同。

楚祯看到,李世民把眼神投注向了李靖。

楚祯只能再感叹一句:

我信你才是有鬼了!

李世民口中的“等”,不是干等,而是在试探,在拉拢,默默的练级,等着打boss时发力。

今日借口离开长安,邀请李靖等人前来,就是试探他与李世勣、宇文士及、屈突通等人的意见,这些人与秦王府关系不错,但李世民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想法,故而请来试着询问。

今日屈突通直接表示愿意去洛阳,李世民就知道他是能参与进大事的人。

而宇文士及说日后再去,则是有意向着他,但没有决定跟随到底。

询问去洛阳,可不单单只是去洛阳。

“殿下。”

李靖说道:“我想先请问先生一些事。”

李世民以询问的眼神看过来。

“李将军请问。”

楚祯点头。

“敢问先生,如何治国安邦?”

“……”

楚祯一阵无语,半晌才笑说:“你一上来就问我这么大的问题,我也没法回答你,我对治国一窍不通,只大约知道,治理国家无非也就是做好三件事。”

“请先生赐教!”

李世民先李靖说道。

众人也都看向这位神秘的先生。

“赐教谈不上。”

楚祯说道:“第一,让百姓能吃饱饭,穿暖衣。”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以为先生会有一番高谈阔论,没想到如此直白。

“第二呢?”李世民问。

“第二,就是保护百姓,让他们能安心吃饱饭,穿暖衣。”

“第三也简单,就是让百姓吃饱饭后,能闲下来开心一下,看书,听曲乐,读诗,唱山歌,赶集买好东西等。”

楚祯笑道:“其实也就是农业,军事,以及文化,就唐朝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农业。”

李世民点头,“有了土豆等物后,百姓能种的粮食多一些,可以一定程度抵御旱涝灾害,菜篮子内蔬菜瓜果也丰盛一些,只是铁锅还太少。”

“新式冶铁炉子和焦炭造出来没?”

“工部已经实施,也找到了不少的煤、铁矿,省去了大力气去翻山越岭寻找。”

李世民笑道,“如今铁增产了不少,按先生所说,我上奏父皇免税卖给农人,作为铁锅,铁锹,锄头,犁耙所用。”

楚祯点点头,“铁什么时候都不嫌多,穷人家有一把好犁能省许多事,也能提高生产力,炒锅……盐呢?”

“盐也用新法制造,可惜棉花未能推广开来。”

“棉花是何物?”

李靖终于插了一句嘴

最新小说: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裂石响惊弦 烽火晋察冀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赝品太监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舍弟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