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超时空史记 > 第203章 大明科学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

第203章 大明科学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2 / 3)

楚祯反问这些太学生。

“此楚真君之大功也!于国于民皆有大益处!”方孝孺拱手行礼。

可见国子监内,众多太学生还是有不少人认可楚祯给大明带来的变化,尽管他们对楚祯要在科举加入数理化感到不满。

“那你们可知道,如何在大海上确定自己位置?”

楚祯再问,同时让望江楼跟他来的太监,把一个东西拿上来。

方孝孺看到了这东西,也知道它会有大用,却不知到底是什么。

海上有鸟粪,因此出海对百姓有利,没有人敢说为何出海这些话。

但船在大海上,如何确定自己行驶到哪了?

海上茫茫无际,更不可能找个人来问。

方孝孺站在那,冥思苦想半日,才试着说道:“靠看北斗星?”

“单纯只看北斗星,不能确定你所处位置,还得测量高度角。”

楚祯拿起了六分仪,粗略讲一遍该怎么使用它。

但即便只是粗略讲,里面涉及到的数学词汇,依旧让这群只学过一点算术的太学生,听得是头晕目眩,浑然不知在听什么。

至于带兵打仗的这些勋贵,傅友德,汤和等人,更是如听天书。

唯有钦天监的一群人,听得两眼放光,这里面有许多他们学过的天相知识!

讲完后。

楚祯没有问他们听懂没,放下六分仪,说道:“这是数学在海上的一个应用。至于物理能做什么。”

他要了一张纸过来,折成一架纸飞机,哈了一口气后,对着前方众人扔出。

一双双眼睛看着它在天上飞过,最后落到了一个太学生脸上,被他受宠若惊的捧在手里。

朱元璋仔细想了想,问道:“你是说,把这东西放大,它就能一直在天上飞,还能载人?”

到底是去现代看过了不少东西。

朱棣也想起了前几天父皇拿出的一个令他和太子大哥震惊无比的东西:

无人机。

它嗡嗡叫着飞上天空,俯瞰整个紫禁城,在父皇控制下灵活飞行,并悬浮在他们面前。

当时,一群太监宫女,外加守卫在周围的锦衣卫们,全都看得震惊住!

父皇大笑不已,将无人机交给了大哥与他,并让他快些学会怎么用,打云南梁王时用上!

如今楚真君折纸折出的这个精巧玩意,与无人机很像!

“为何轻的东西可以飘起,重的东西却不能?为何透过清澈溪水,看到的石头和鱼是在别处?为何十匹马拉得动车,一匹马却拉不动?”

楚祯说道:“如果看似简单的,毫不起眼的,问出来惹人发笑的问题,里面却蕴含了天地真理,我称之为:科学!”

面对大明朝诸多儒臣、太学生,以及勋贵,王爷,楚祯说道:

“科学是一门有别于儒学的学问,它有用!”

“有什么用?”

“它能制造更强大的火药,把一座山都炸开;能造出肥料,让大明百姓不再为吃饭的事烦恼;能使人仰望头顶的星空,认识到天地万物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后世已经能轻易实现,人们可以在一天之内横跨万里,遨游世界!”

楚祯没有往下再说,在座的大明人已经听得够惊讶了,尽管他们不知道是否是真的。

楚祯用一句话总结:

“我希望三十年后的大明朝,人们能乘坐火车,以便宜的票价从南坐到北,希望大明的疆域囊括西域,比大元还大!”

半晌。

朱元璋说道:“朕也希望看到!”

楚祯笑了笑,“想要大明真正富强,只学儒家学问是不够的,还需得学数理化。”

他看了一眼众人,明面上没有反对的声音了,但他们到底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楚祯说道:“我给伱们留三个问题,若是有人能答出来,我请陛下给你们赏赐。”

朱元璋问:“哪三个问题?”

赏赐不是问题。

众人也纷纷看过来。

“第一个。”

楚祯说道:“按照我说的天体运行规律,解释日食月食发生的原因,图文并茂为佳,若能算出这两者发生的时间,覆盖的大致范围,陛下可以赏赐下礼物……前提是,不以旧法计算,而是根据我说的知识,重新设计新的方法!”

钦天监的人都能算出日食月食,并能推算出食既、生光、复圆的准确时刻。

但他们并不知道日食月食的成因,只是靠长年累月的观察,推算出来。

朱元璋笑道:“听完你说的,朕就想明白了为何会有日食,朕也写一份解释日食月食的文章!”

“哈哈哈,可以!”

楚祯大笑,众人无不侧目。

陛下亲自来参与?

“第二。”

楚祯笑着继续说道:“众所周知,我们在山谷中喊一声,会听到层层叠叠的回音,不知各位有没有想过,声音为什么会反弹?声音反弹回来的速度,即,我们平日里说话声音的速度,是多快?”

算声音的速度?

听着好似不难,

最新小说: 赝品太监 烽火晋察冀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舍弟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