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超时空史记 > 第192章 天下学问,不只有儒家

第192章 天下学问,不只有儒家(2 / 3)

好!

众大臣虽然没开口,但肯定大多数人都赞同。

“楚真君之事不必再议。”

朱元璋却一口否定了何公晏的谏言,说道:“楚真君从天上来,能看后世千年事,非是大明臣民,自不必守世俗礼仪,你等若有意见,等你们也能看后世千年事,再来跟朕要真君封号!”

一席话怼得何公晏哑口无言。

但很快又有大臣站出来,“陛下,楚真君虽是天上仙家,可今日朝会却让陛下等候多时,此事……”

“不用担心这事。”

楚祯终于开口:“我也就上这一次朝会。”

迟到的事总算过去。

但很快又有人站出,上奏进谏,请陛下停下建造耗费巨大的新战船。

此外,又有人出来,反对胡惟庸正在做的丈量田亩一事,斥责此事耗费巨大,却于民无利。

“陛下,臣启奏,浙江一位姓宋的女子因不再裹脚而被夫家退婚,而跳水轻生,裹脚缠足一事……”

“陛下,臣启奏,广西容县有人借楚真君弟子之名,聚众乱法……”

一件件事情仿佛商量好了一样汇报。

先前禁了缠足,如今又再次提起。

远不是只要政策下达,没人反对就能顺利实行那么简单。

朱元璋让他们一件件禀告。

最后快刀斩乱麻:“查明事实,若是事情因缠足而起,抚恤跳水轻生的女子家里,抄了那男子的家,令其族内男丁充军,七十以上亦不得免。朕要看看谁还敢因大脚而退婚的!”

“以后凡敢以楚真君之名在外招摇撞骗的,一律处死,追随者同罪,令各县衙教导民众,切不可信。”

朱元璋又对楚祯说道:“野庙和尚、游方道士借鬼神之说欺骗百姓钱财,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屡禁不绝,楚真君勿要介怀。”

楚祯笑道:“何止大明,哪朝哪代都有诈骗的。”

御座朱元璋再问:“众卿还有何事?”

殿内安静了一会。

“陛下!”

一位胡须灰白的年老大臣站出,“臣宋濂,启奏。”

宋濂!

楚祯对洪武朝的官员印象不多,除开胡惟庸李善长外,就只有这位太子老师了。

但这宋濂说出来的话,就不怎么好听了。

“臣请陛下于科举考试中,不再考核算术,复归宋、元旧制;国子监不再教授物理、化学,只令工匠习之。天下士人依旧研读记录圣人之心的六经。”

满朝文武纷纷看来。

楚祯直觉没错,刚才那一系列事情,裹脚,海船,礼仪等,都是针对他一人。

也可以说是针对朱元璋推行的这一系列政策!

上来就针对个人是愚蠢的,这些朝廷官员个个都是聪明人,会从各方面先挑出毛病,再废掉科举中的数理化。

尽管还未实行。

“国子监现在不教六经了?”

楚祯先问。

“教。”

“未来陛下会废除科举中的六经?”楚祯问御座上的洪武帝。

“圣人学问岂可轻废。”

朱元璋回答他。

楚祯笑道:“那不就成了?科举不过是加入数理化,又不是不考六经了,你们还反对什么?”

反对者远不止一个宋濂。

又有人站出来。

“陛下!”

钱塘上奏道:“秦一统六国,焚书坑儒,二世而亡。秦末大乱,汉高祖败项羽于垓下,定鼎天下,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圣人,方有汉家四百年。

如今陛下言楚真君自天而降,要废黜圣人学问,学这不知所谓的数理化。

臣敢问楚真君,数理化能治天下否?”

手持笏板的钱塘抬起头,直视太子右侧坐着的应天护国真君!

奉天殿内安安静静,却透露着比战场厮杀还要激烈的气息。

接着,又有人站出。

“臣韩宜可进言。”

韩宜可不亢不卑的启奏道:“楚真君固然神通玄妙,然圣人学问流经百世,为天下之本,如今陛下与楚真君欲要改易天下读书人所学,臣以为,此乃祸乱之始,请陛下三思!”

即便楚真君,也不能动摇圣人地位。

这些大臣是奸臣吗?

不,相反,每一个都是忠臣,是良臣。

就拿宋濂来说,《元史就是他负责主修的。

韩宜可是御史,敢于直言上谏,为此入狱也不怕。

还有钱塘,据说当初朱元璋要把孟子请出文庙殿,抬棺进谏的就是他。

面对这些忠臣,朱元璋的刀也不好使了。

满朝文武。

朱标,朱棣。

李善长胡惟庸,指挥使毛骧,殿内众太监。

以及御座上的朱元璋。

都在等着楚祯开口!

“我有一千个理由反驳你们。”

楚祯的话回荡在大殿内,“但我知道,伱们也能从你们所学的圣人学问中,找出一千句来反驳我。”

朱标先看楚真君,再看向老师宋濂。

底下,大学士胡惟庸心里翻江倒海。

按理说,他是因楚祯而捡回一

最新小说: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裂石响惊弦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赝品太监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烽火晋察冀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舍弟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