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超时空史记 > 第94章 谁可为千古一帝?

第94章 谁可为千古一帝?(1 / 2)

“薛姑娘?未曾听说。”

林黛玉从她在扬州城出发开始讲起,坐船顺着大运河去京师。

“大运河?”

李世民终于听到他熟悉的事物,问:“是隋帝杨广开凿的大运河?往北还是往南?”

“往北,京师在北平府。”

“北平在幽州?”

从林妹妹的话,再联系大运河往北的终点,李清照总算理清楚了北平府在哪。

她笑道:“大运河往北是到隋朝时的涿郡,到了大宋朝,因…幽州被辽贼占据,且辽贼建南京道于幽州,故又称南京。”

大宋朝有四京,东西南北,但宋朝的应天府南京,与朱元璋的应天府南京是不同的地方,两地距离三四百公里。

巧的是,辽朝也划分了五京,上、中、东、南、西,辽朝的南即是北平。

北平是朱元璋北伐元朝获胜后改的,后面朱棣定都于此,改叫北京。

“隋朝疏通、开凿的运河,后世也仍旧在用?”

李世民颇多感慨。

杨广设计夺了太子之位,登基之后,征百万民夫修大运河。

他虽未亲眼所见,却也从周围人口中知道当年的事,修大运河,三次亲征高句丽,建东都洛阳,杨广好大喜功,毫无节制的征调民力,致使饿殍遍野,田地荒芜。

到如今,杨广被宇文化及勒死,隋朝几近覆灭。

“大运河功在千秋,弊在当代。当然,后世也对大运河多次修缮,重新开挖,与隋朝时的大不一样了。”

楚祯评价道:“先不论杨广的过错,他的那些功绩也远不如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朱元璋一脸惊容的望来。

李世民也看向楚祯,他之前听楚先生说过千古一帝杨广,但当时肯定是戏谑说法。

“始皇在楚郎君这里地位如此尊崇?”

李清照也颇为好奇。

楚祯看了看他们,毫无疑问,包括林黛玉在内,四位古代人都对秦始皇评价不怎么样。

朱元璋建的帝王庙内,除三皇五帝外,还有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除唐太宗外,都是开国皇帝。

但没有秦始皇。

顺朝的帝王庙,估计也没有秦始皇。

古人对始皇的评价,多以负面为主,与现在人不同。

“秦始皇当得起千古一帝。”

楚祯肯定的说道。

“为何?”

李世民不赞同楚先生看法,“秦皇汉武拓定边方是有功,然始皇暴虐,二世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若有谁能称得上千古一帝,除上古的三皇五帝外,我只选文帝。”

“文帝?”

朱元璋望了望李世民,忽然笑起来。

“你们选谁当千古一帝?”

楚祯笑问她们。

“唐——宋太祖!”

差点说出唐朝某位皇帝的李清照,及时改了口,把大宋朝的太祖推上千古一帝的位置。

她要是不推,肯定没人推了。

楚祯哈哈一笑:“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开创宋朝三百年基业,如果能收回幽云十六州,评价会更高一些。”

也就是说,宋太祖够不上千古一帝。

李清照幽怨看了他一眼,抿着唇不说话。

林黛玉用手帕掩嘴笑,眼睛看着楚祯:

“我若说顺太祖抵御金寇南下,让江南汉人免于遭受战火,又收复京师,重新定都北平,功绩可为千古一帝,又不免和姐姐一样,变得俗气。

楚大爷让我选,那我就选与顺太祖一样功绩的洪武帝。”

“朕为千古一帝?哈哈哈!小姑娘眼光不错。”

朱元璋也不谦虚,笑纳林黛玉递过来的“千古一帝”高帽。

结果出来了。

秦始皇,汉文帝,唐太宗,宋太祖,朱元璋各一票,顺太祖并列——林妹妹一人投两票。

楚祯笑说:“从古至今,评价帝王将相者,无非就是评文治武功,个人私德基本不考虑。只不过到了现代,武功远比文治更受推崇。”

“文治武功……私德。”

李世民忽然沉默下来,似在想着什么。

楚祯指了指墙上地图,说道:“如今的华夏能以一个整体,巍然立于世界丛林之中,秦始皇一统六国功不可没,开创了两千年帝制时代。”

“难怪你说收云南辽东,占小琉球,乃不世之功。”

朱元璋看向那张华夏地图,眼神里有着强烈开疆扩土的欲望。

“对!”

楚祯说道:“在国力允许的情况下,寸土必争。即使是荒芜的地方,只要守得住,都要占住,毕竟我们都不知道那些土地下有没有埋着矿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领土越大,战略纵深越好。”

“那些把将士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又拱手送回去的人,在当代评价都不高,甚至被唾骂。”

楚祯说完,几人都是一阵沉默。

他们或许听不懂石油和天然气是什么,也对煤炭没有特别重视,矿产也足够用,但他们都懂得祖宗之地不可丢的说法。

宋朝孱

最新小说: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汉小吏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赝品太监 帝国风云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杜林日记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十国江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