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超时空史记 > 第92章 黛玉礼物,为尊者讳

第92章 黛玉礼物,为尊者讳(2 / 2)

“我明日便能回到长安。”

李世民微微一笑,目光落到地上十几个大箱子上,在心里猜测是什么。

“秦王没有与王世充交战?”李清照好奇问。

“未有与他交手,只在武牢关住了月余,便与瓦岗寨众将回了长安。”

“李密归降唐朝了?”

楚祯直呼其名,四人倒也习惯了。

“是,瓦岗寨已归降。”李世民解释说:“父亲知道洛阳之事后,便马上派人送信来,在信中称呼他为弟,力邀他去长安。”

“具体说说。”

楚祯笑道:“瓦岗寨人才济济,可惜王世充抓住那么多将领,却一个都留不住。”

“有一人他起码能留住。先不说我。”

李世民摆手拒绝,“先前几次都是我先说,这次也该你们先说。我如今已经扎营,有许多空闲。”

唐朝在宋明顺之前太吃亏了!

李清照不好意思道:“我上次回去就写了一首词,不是什么紧要事情,洪武帝先说吧。”

“朕也不急。”

朱元璋也退让了。

楚祯家的这椅子坐着怪舒服的,特别是在他处理一大堆奏折之后,靠上去全身都放松下来。

“林姑娘说一下荣国府?”

楚祯看向她,忽然又想起一件事,笑问:“我们在背后是不是不能议论荣国府的事?”

上次离开前,林黛玉已经亲自把中间的帘子拿下,说不用了。

此刻朱元璋和李世民也能在对面看到她。

林黛玉犹豫了下,再看了看众人,说道:“倒不是不能说,洪武帝和秦王都是圣人,以君为大,礼教为次。”

圣人是大顺朝称呼皇帝的方式,类似宋朝的官家。

在古代,皇帝是最大,其余礼节,如男女大防,闺名忌讳,甚至父母孝义,都不如皇帝大。

洪武帝不是大顺朝的皇帝。

但从明朝开始,皇帝会祭祀历代帝王,唐太宗、明太祖都在大顺朝帝王庙里“住”着。

而帝王庙的创建者,正是朱元璋本人。

另外,林黛玉没有提楚祯。

这位更是重量级。

“只要不提及女子闺名,其余事皆可说。”

林黛玉又说道。

除了女子名字,她当然也不会提荣国府内各类私事,只说一些发生在大庭广众下的事。

“好!”

楚祯点头,对他们笑道:“其实在我们这,女子的名字也是可以随便对外说了,父母名字也是一样。

我读书看史书时,看到某某氏,长孙氏,马氏等,很是头疼。”

“你的意思是像废除裹脚一样,让名字不再是忌讳?”朱元璋靠在沙发上问他。

“能做到是最好的。”

“不可能。”

朱元璋否定道:“为尊者讳,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伱看秦王他说虎牢关不?”

“可以在史书上不再忌讳,把女子名字记下。”李世民提出自己看法。

楚祯点头赞同,“这也不错了,是一个进步。”

“进步?”

朱元璋望过来,不太同意这个看法,这怎么就是进步了?

“是进步!”

楚祯很肯定,“男女老幼人人平等,男人名字可以传颂,女人的也可以,这在我们现在人看来,就是进步。”

朱元璋无话可说。

李世民同样哑口无言。

倒是李清照,一双眼睛激动的看着楚祯。

“比如易安姐姐的名字,已是流芳百世!”林黛玉笑道。

“啊!?”

李清照顿时羞愧,她认可楚祯的话,却也会因为自己名字流传出去而感到羞愤,如果汴京城人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她会无地自容的。

幸好,外人只知道李家小娘子写了如梦令,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最新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烽火晋察冀 赝品太监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裂石响惊弦 舍弟吕奉先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