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 第187章极端的物价差距,上涨与钱币的贬值

第187章极端的物价差距,上涨与钱币的贬值(1 / 3)

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丝毫不影响李元吉的高兴,如今在这里所做的一切,总算是开始逐渐好转起来了。

岑文本听着这话,随即再次开口。

“大王,还有一件事,这些人进来这里做生意后,他们的商品,比如粮食、布匹、铁器等的价格都卖得比较贵,比我们这里原本所卖的,要高出十钱到三十钱之间。

比如粮食,我们这里原本都是卖十钱,而且都是新粮,但那些人用陈粮来卖,最开始卖出了三十钱的价格,现在降到了二十钱。

不过好的是,这些店铺都没有我们的人去购买,反而是其他从大唐来的人在进行购买,他们估计是从这里买低价粮,然后拿到大唐之内去高价售卖。

我们原本的粮食都有限量,虽然价格低,但都需要凭借户口购买,导致不少人都在用十五到二十钱的价格在百姓之中买粮,有少部分人选择卖了,但大部分都还是拎得清,并没有卖。”

李元吉听着这些,顿时皱起了眉头,因为这里处理发展的原因,加上物资大部分都是由他在进行供给,所以价格都是岑文本与他报备过之后定下的,可以说这里的价格,是如今整个大唐,物价最为便宜的地方。

而李元吉也正是因为考虑到了外面的人来到这里低价购买,拿到大唐高价售卖,所以他就定下了只有凭借户口牌,才能享受这里的物价,至于外面的人,也能买,但限量更为严格。

另外每日所提供的商品数额,都不会多,像粮食,每日提供的量都是一定的,卖完了就得等到明日,包括其他商品也是这样。

李元吉思考一会,才缓缓开口。

“这件事你要注意一下,限量政策一定落实好,同时可以让人告知百姓,若是有外面的人在他们手中购买,给那些人高价,就比如粮食,我们这里十钱,但在大唐,哪怕是长安,如今的粮价却不会低于三十钱,有可能已经达到五十钱。

但也让他们不要太狠,能够从他们手中购买的,差不多也是小户,不会是大户、世家这些,趁着这个机会,让这里的百姓都发一笔财吧,再留一点汤给那些小户就行。

至于那些卖高价的人,也不用去太过管他们,只要我们这里的物价保持正常就行,也没有人会去买他们的,而且他们的商品,除了粮食,其他方面在这里也不占优。

不过你也要注意,不许有超过两倍价格的商户存在,一经发现,直接强制关闭商铺,并且处以罚款,具体的数额,你整理一下,然后告知给所有人店铺。

现如今我们这里的物价低,离开这里之后,其他地方,尤其是大唐之内的物价高,那么必定会有人趁着这個时期进行囤货,这样可以前往大唐进行售卖圈钱,所以必须要把控好限量政策,不能让别人钻空子。”

李元吉也是没有办法,之前这里穷,物价根本不能高,一旦物价高了,这里的经济就会直接崩盘,他必须要维持低的物价。

如今就完全不同了,他可不想自己挣辛苦钱,然后让这些人赚大钱,大唐的物价,比起这里可是高了数倍,至少都是翻了一番的,将这里的低价商品拿到大唐,即便中途有运输费用、港口码头费用、人工费用,但赚的钱依旧多。

他李元吉可不想给这些人打工,只能他赚大钱,这些人想要赚大钱,可不能让他们这么容易。

至于去百姓手里收,他是不管的,岑文本宣传下去,百姓就开始有钱了,加上限量,不会影响到大局,还能让百姓富裕起来,他又何乐而不不为?

一旁的岑文本皱眉应了下来,对于商业这块,对他而言有点考验,但到底是顶尖人才,理解起来非常快,突然,岑文本想到什么,凝重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若是这些人在这里低价购买物品,然后囤积起来,在将来售卖又该如何?臣观看过不少从秦以来的物价之事,到了后面,物价总会进行上升。

到时若是物价上升,那这些人一旦囤积货物,将来他们再拿出来售卖,其中的利润恐怕不小啊。

大王,这点我们是不是要防备一番?”

李元吉看向岑文本,却是笑了。

“景仁,你能想到这个问题,我很高兴,但这事,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我可以直接告诉你,物价过后必然会上涨,如今这里物价低,是受到这里之前贫穷的限制。

所以物价必须要低,不然百姓无法承担消费,但随着发展进行,物价上涨是必然的趋势,现在十钱能买粮食,将来二十钱能买等量的粮食,你真的觉得赚了吗?

物价上涨,必然会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钱币的贬值,那时候的二十钱,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十钱。

就拿粮食而言,粮食的物价绝对不会和其他商品一样涨得那么快,粮食乃根本,价格必须要由我们来进行掌控,如今这里随着开荒,耕地越来越多,加上刘仁轨那里即将也要拿下一片粮仓之地。

而现在他们能囤积的又能是什么呢?民以食为天,粮食只要不乱,其他的就乱不了,因为哪怕是其他商品,我们自己产出的就占据了绝对优势,价格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我们后面粮食增多,那些世家与粮商,无法抬高粮食的价格,

最新小说: 赝品太监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 十国江山风月 帝国风云 杜林日记 大汉小吏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