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 第158章顶级文士的重要性,李元吉心悸的不足之处

第158章顶级文士的重要性,李元吉心悸的不足之处(2 / 3)

,他都没有去动,就是因为动了之后,他没有人可以安排,是不得不继续用着。

创办学院的事他知道很重要,但是之前是真没有想起来啊,而身边的王玄策、宁纯等人也没有人向他提过这个问题,还好如今岑文本提出来了,要不然他自己得啥时候才能反应过来?

李元吉顿时非常的兴奋,不过就是人才罢了,他是没有,但还不能自己培养了?

“哈哈,景仁,你提醒得是啊,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说我怎么就一直没有想起来呢?

这事也交给你了,先将学院建立起来,不能建得太小了,前期主要是培养地方官吏为主,等后面,发展起来了,到时候我们要着重培养一些突出的人才才行。

至于书籍的问题,这事我来搞定,定然让每个学子都能有书看,至于老师,景仁你先辛苦一番,学院建立起来之后就立即开始招生,你先教着。

我现在就向圣人去书信,将孔颖达那个老头子调来,干学问这事,还是他们那些人最合适。”

如今建立学院,难点就在于老师和书籍,现在依旧是世家的时代,知识依旧还被世家掌控着,哪怕是后面李世民上位再次启用科举,但能够参加科举的,几乎都是家族中的人,没有什么真正的老百姓。

而教师是对于他这里的难点,在长安不算难题,至于书籍,他齐王府本来就有,虽然不齐全,但可以问李渊要啊,李渊不是增强他的实力来平衡李建成与李世民吗?

现在是时候让李渊开始付出了,他都已经甘愿成为李渊的棋子了,这么要求要是都满足不了,那他可是要掀桌子的。

岑文本听着李元吉的话,嘴角顿时一抽,他是真的无语了,直接原地再次喜提一件要干的大事,本来就觉得自己会无比繁忙了,现在好了,更忙了,事又多了。

但岑文本也没有后悔,这件事在他看来早晚都要做,还不如早做,越早开始,也能越早得利。

随即岑文本又满是担忧。

“大王,臣兼着教导这些都没有问题,从长安来的人也可以安排一些进入学院先教导着,但是大王,最重要的是书籍,现在开始必须要让人开始抄录,不然到时书籍定然不够。

而且王宫之内的书籍或许不全,这也要想办法将书籍补全,现在都还好,但后面肯定是不行的了。

至于给圣人去信,臣建议将书籍的事情也一起呈上去,让圣人运送一些书籍过来,另外大王若是在长安还有人手,尽量再调一些过来吧,学院一旦建立,更需要人手了。”

岑文本满是忧愁,李元吉也是一阵头大,他在长安,哪里还有什么人手啊,能带的都带来了,如今他还能指望的,也就是杨氏和韦氏了。

李元吉心中一叹,想了一会,随即缓缓开口。

“长安已经没有人手了,这样吧,前面杨铖和韦叶他们带了一些人过来,如今都在忙事情,过后你调几人回来,就这样吧,我待会先写折章,给圣人送去。

至于书籍的问题,你放心,我来解决,抄录的人手也能省下来了,也算是给你减轻负担了。”

李元吉这次是准备好大出血了,虽然李渊自己说的要增强他的实力,但他要是能够让李渊高兴,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总不能他要一个孔颖达,李渊就当真只给他送过来一个人吧?

真要是这样,李元吉表示,以后想要他再出血,别说没有门,窗户都没有。

至于书籍抄录,哪里还需要用手抄这个原始的方式?复杂的印刷他搞不出来,简单一点的印刷他还搞不出来了?

正好,把印刷弄出来,还能掌握一个世家的命门,那些世家敢猖狂,就是因为掌权者无论是谁,都得用他们,因为知识都在他们手中,外面的老百姓没有。

朝廷想要去改变都难,书籍的问题就是一个极大的限制,若是用人去抄录,就如今国子监,不对,现在还叫国子学,贞观元年才改为国子监,朝廷养了那么多人,负责抄录的就占了大部分,这个成本,根本扛不住,无法实行。

有了印刷,就能直接打破这个束缚,李元吉想着,真拿出来,恐怕最先遭罪的还是国子学里的大部分人,好家伙,直接给他们干失业。

岑文本听着李元吉信誓旦旦的保证,也不再去想,如今李元吉创造了太多奇迹,只要李元吉说自己能解决,岑文本是完全相信的,这么多奇迹都有了,似乎也不差这一个奇迹了吧?

随后岑文本又再次开口。

“大王,此处之外还有一事,便是关于冯盎之事,臣听达和与谢将军说,大王还没有给冯盎明确的官职,这恐怕不好。

冯盎本就是耿国公,而如今冯盎率领二十一州之地直接跟随大王,做出了极大牺牲,大王应当给冯盎任职,即便大王所能给的官职不会有如今的大,但冯盎毕竟跟随大王,大王必须要。

如今叔方为王府左车骑将军,大王可封冯盎为齐王府右车骑将军,同时将冯盎之子冯智戴、冯智彧招入王府为官,以显对冯盎的重用,以安冯盎之心。

如今大王虽重用冯盎长子冯智戣,这点非常好,但还不够,冯盎在岭南的地位很高,对大王的帮助极大,可以说若无冯盎,大王想要

最新小说: 赝品太监 烽火晋察冀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舍弟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