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去东洋

第一百八十一章 去东洋(2 / 3)

到自己的至亲,再贤惠大度的女人,也不能容忍。

李善长的求见,不出意外的被拒绝了。

宫中女官表示,皇后娘娘病体初愈,不宜见客。

听到这话,李善长就知道这次的事情大了。

他也顾不上自己年纪大,急忙赶赴东宫。

朱标是历史上最受支持的太子。

这份支持,不仅仅是来自于朱元璋与马皇后,更是来自于自己兄弟,武勋集团,以及文官们的共同支持。

文官们都是支持太子的,那太子殿下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无数文官被屠戮,一言不发吧?

可当他来到东宫,只见着了太监。

太监说“殿下去松江府了,最近不回来。”

李善长懵圈“殿下去松江府作甚?”

“听说,是去考察什么造船厂,要造大海船。”

“海,海船?!”

元时,这里是华亭府,治所华亭县。

朱元璋建立大明,改华亭为松江,属南直隶。

名称来源,据说是‘取吴淞江而得名。’

大明太子朱标,难得离开应天府来到此处视察。

换做以往,朱元璋很少会允许朱标离开应天府,应为要掌管天下的人,必须时刻待在权力中枢,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这次不同,朱元璋正在忙着唱白脸,正好让朱标躲出去一段时间,回来了再唱红脸收揽人心。

“这就是你说的造船厂?”

朱标望着不远处江岸边,一处只有几个工棚,地上倒扣着几条渔船,木架上拉着几串满是破洞渔网的所谓造船厂,真的失望之极“这地方能造出海的大船?依孤看,稍大些的渔船都造不出来。”

一众随行人员,非常有眼力劲的附和轻笑。

“殿下有所不知。”陈然负手笑对“这里的地理环境非常好,靠近出海口不说,远处还有海岛阻挡风浪。”

“航道够深,水纹平稳。方便通过水路运送各种造船物资。”

“还有一点就是,这边附近没什么农田,无需出现占用田亩的事情。”

农耕时代里,一切都是以农业为重。

为了工业去占用农田这等事情,是这个时代所不能接受的。

这一点看似不起眼,其实很重要。

眉头微皱的朱标,认真询问“这么个只能造渔船的地方,想要建成能造大海船的地方,得投多少钱粮?”

“不用太多。”陈然竖起了一根手指。

“一万两?”朱标当即皱眉“太多了吧?”

“想什么呢,是十万两!”陈然摆手“扩建成大型造船厂,再造一批能去倭国的大海船,十万两差不多了。”

朱标人都傻了“十万两?!”

洪武年间的大明,银子还没二百年后大规模流入那么多。

银子是真是值钱。

这个时期的物价,斗米也不过才数十文而已。

甚至是切一斤肉,也才几文钱。

陈然张嘴就是十万两,哪怕是朱标也不淡定了。

他干脆拉着陈然的衣袖走向岸边“子厚,你老实告诉我,那倭国真的有那么多的大米金银铜硫磺等物?”

“这等事情,我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

陈然狠干脆的摊手“必须眼见为实。”

“江浙一带也有跑海贸的,朝廷可以先行征调一些组成船队,去一趟倭国贸易就知晓了。”

听闻此言,朱标更加不解“既然如此,那还造什么大海船,直接征调民船就是了。”

陈然侧首望着他,目光犹如在看沙雕。

“殿下,咱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换做是有一海外大国,派来了几艘民船,说是要将大明的所有金银铜粮食什么的都给弄走,你可愿意?”

“谁敢?!”

朱标陡然怒气勃发“谁敢要挟皇明?孤定将灭其国,绝其宗祀!”

大明是历朝历代之中,外交最为强硬的,还真没错。

“同样的道理。咱们派民船去倭国,顶多做些普通交易罢了,那能赚几个大子?”

陈然摊手“想要让倭国屈服,用他们自己人的性命去填矿山为大明挖金银铜,让他们自己人饿肚子,将粮食交给大明,那就得拍真正的大海船组成的舰队,展现武力!”

“可孤听闻。”朱标依旧表示反对“那倭国国土不小,人口众多,实力不弱。大明劳师远征跨海去打仗,不可不可~~~”

“我真是...”陈然连连叹气“太子殿下!你这么多年都读的什么书?没看过兵书?”

“谁跟你说大明要亲自下场了?展现实力之后,当然是挑拨离间,鼓动倭国地方诸侯互相厮杀争斗,甚至专门跟他们的朝廷对着干。”

“咱们出售物资,用来换取他们的金银铜大米啊。”

“对对。”朱标恍然大悟“离间计。”

“而且不止是倭国。”陈然伸手指向南边“海外国家众多,皇明有了大海船组成的舰队,自可扬国威于域外。建立朝贡联系,万邦来朝啊~~~”

话是这么说,可陈然更看重的是经济利益与文化渗透,直到最后的化当地为‘自古以来~~~’

最新小说: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裂石响惊弦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赝品太监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烽火晋察冀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舍弟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