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凉 > 历史军事 >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 第七十六章 天意如此,徒呼奈何~~~

第七十六章 天意如此,徒呼奈何~~~(2 / 3)

声。

“你二人各领一万兵马,一走宣大,一走井陉,分兵出击。两个月的时间平定反王,够吗?”

两人对视一眼,再度齐齐行礼,声音洪亮“回大都督话!两月之内,必当擒拿反王,掷于大都督当面!”

“去吧!”

前任山西巡抚是耿如杞,就是皇太极入寇京畿,引爆己巳之变的时候,带领山西五千精锐兵马,星夜赶赴京城救援。却遭朝廷苛待,无粮果腹也不给饷银,最终引发兵变被关入大牢之中的倒霉蛋。

五千精锐兵马,后来被陈然收编,成为他起飞的重要基石。

而耿如杞,却是被当做了替罪羊下了大狱,最终被崇祯皇帝下旨处死。

忠心耿耿的来救援皇帝,结果却是被皇帝给弄死了,这找谁说理去。

接替他的,是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大臣许鼎臣。

许鼎臣接到京城来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他不相信平灭了建奴的大功臣陈然,会做出囚禁皇帝的事儿来。

直到派往京城的心腹回来,阐述这一切都是真的之后,愤怒的许鼎臣大骂‘武夫全都靠不住!’

旋即寻了晋王,奉其名讨贼。

讨贼檄文写的漂亮,许鼎臣为此美滋滋了三天,认为自己的文采当属一流。

然后,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全都来了。

“抚台大人,宣大的人说,满大帅还没回来,他们不敢擅自出兵,违抗军令是要掉脑袋的。”

“抚台大人,各府州县全都告急,说府库空虚既无钱粮也无军资,请抚台大人自己想办法。”

“抚台大人,晋王殿下说,王府之中并无多余钱粮养兵,还催促大人将最近几个月的王府国俸给送过去。”

“抚台大人,各处商贾商号总计摊派了两万五千两银子,还说就这么多了,一文钱都不会再多给。”

“抚台大人......”

‘咣当!’黄花梨的椅子,被许鼎臣一脚踹翻,无能狂怒“欺人太甚!”

不打仗的时候,自己做什么都轻松,还能在府中写字读书,与美妾亲热互动。

可一准备打仗了,日子仿佛是换了个活法!

宣大的兵马不听使唤,他也无可奈何。

山西其余各地的兵马,其真正的精锐,早在崇祯二年的时候,就丢在京畿之地了。

剩下的这些,空饷,拖欠,兵血...人数上看着好似不少,可实际上就是一言难尽。

出兵是要钱粮军资的,就算是每人只发给一根棍子,最起码也得让人喝上稀粥吧?

可许鼎臣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这儿既无银两也无粮草。

地方各府州县全都阳奉阴违,钱粮那是压根没有,顶多就是安排衙役们,送一批用绳子捆来的所谓勤王兵马。

许鼎臣对此无可奈何,他没有对地方上的任免权,自然是没办法拿捏人家。

以往可以上奏疏弹劾,基本上巡抚弹劾下属都是一弹一个准,这才能建立威望。

可现在的话,弹劾奏疏难道要送给陈然陈大都督?

太可笑了。

“晋王殿下!”许鼎臣知道晋王府上有钱粮,干脆直接登门索要“行大事者,岂能扣扣索索?”

“抚台大人也知道,最近这些年天灾不断的,王府也没有余粮了啊。”当代晋王朱审烜,有着明朝藩王们标准大肚腩,看了一夜歌舞的王爷,打着哈欠起身“钱粮之事乃抚台的分内之事,莫要再来打扰孤。”

眼见着要入后院歇息的朱审烜顿住脚步,许鼎臣心中欢喜,还以为他是改主意要出钱粮了。

未曾想,晋王却是来了句“朝廷已经拖欠了大半年的王府供应,抚台记得尽快索要,府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许鼎臣真是哭笑不得。

自初代晋王,太祖第三子朱棡起,晋王府就是山西之地最大的地主,各种生意商号,王府也都有入股。

二百多年的积累下来,别的不敢多说,可供养数万大军的钱粮,轻轻松松就能拿出来。

可...

‘唉~~~’

许鼎臣长吁短叹的出了王府,还没等他上马车,街道尽头的喧哗声,就隐约传来。

他当即打发亲随“去看看,出了什么事儿。”

不大会的功夫,亲随慌张跑回来大喊“抚台大人,兵变了~~~”

许鼎臣大惊失色“何故兵变?”

亲随苦着脸回应“抚台大人,听闻是军汉们三天都没吃饭了,饿的受不了就兵变。”

“怎么可能?!”许鼎臣急眼跳脚“本堂部明明拨了九千石粮食做军粮,怎么会三天没饭吃?”

所谓的勤王大军,不给军饷不说,连吃饭都只能是喝稀粥。

原本九千石的杂粮陈粮,喝稀粥倒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可这支勤王大军的军将,都是晋王派遣的王府侍卫们担当。

他们一上任,就将这几千石的粮食,都给倒卖给了粮商。

饿急眼的军汉们,当然是要兵变了,总不能饿死吧。

听闻此事的许鼎臣,身子晃悠连退数步靠在了马车上。

他转首看着身后气派宏伟的晋王府,只感

最新小说: 舍弟吕奉先 裂石响惊弦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赝品太监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烽火晋察冀